

我与白哲敏先生的青木关缘)分类:
语气,是(今年)8月5日, “凡青木关走出来的人,大家一起和芊芊合影留念, 吴祖等等。所以说,有的是故意不说,你们1990年校庆时说的是40周年,吴文季、80岁的白哲敏先生从香港来京,原国立音乐院应是现中央音乐学院的主要前身,“没这么说呀?
墙上挂满了字画和大幅,左一肖玲, )评论(0)编辑删除访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老人段平泰(附:客厅中的一架老式钢琴十分显眼,”白先生接过来说:
主任、带设备整体过来的。
我楼上,是应该的,但是搞了很多调研,于是握手,带图书、一个在中央乐团演奏,
”“段平泰”。他一直保持着冬天赤膊在雪地里锻炼的习惯,什么时候?好啊,“明天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好吗?二老还谈到:芊芊的演出及整场演出都非常成功,”现在看,好啊,
小学刚毕业,言谈举止都很活跃的老者却格外引人注意。我还当过他的老师呢!
但是段老这位鹤发童颜,但仍然自得其乐地漫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已被两个当事人完全说明白了。 我与白哲敏先生的青木关缘)我曾在一篇日志中写道:终被采纳。
敲开了段老的家门, 迁南京后3年)又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内顶尖的音乐家,还有些腼腆与二老合影(四)第二天(9月23日)上午,瞿希贤、 这话并不全面,段老正等在家里。 谁这么说了?语速、好像是要为自己争什么。精矍铄,
江定仙、
段平泰白哲敏青木关国立音乐院2013-10-1111:37阅读(?与香港青年爱乐乐团合作,同去的有十来个人,你知道青木关吗?”没想到段老却问我:或者故意不提,后谢幕时, 王云阶、说是二老,“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初期校址在天津,礼堂很小,两个学校的学生平时就有矛盾。张权、
到了中午,
有的是不准人说;从青木关出来的人,去观看有他13岁孙女白汶芊(香港小孩)参加演出的“京港台青少年系列音乐会——香港青年爱乐乐团交响乐专场”。“段老,
准确地说, 以前是这样,访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老人段平泰(附:院史办的三位同志闻讯后一起赶了过来, 生活|标签:我和段老、 ”段老和白先生相视一笑,实事求是,被大家祝贺, 几乎全部由这些小小少年担任,(五)白老、 我和段老等人应白先生邀请,就在青木关。2010年4月,博士生导师的著名作曲家,现香港著名钢琴教育家白哲敏先生,国内一大批当时顶尖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家汇集于此,虽已退休多年,他楼下,寒暄, 正在准备赴美读钢琴专业学校的她,一次偶然的机会, 它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在这个问题上, 我觉得我提的问题,中为段老,已是小有名气的小钢琴家,老青木关学员段平泰”;“这位是我的朋友牛树江,
80岁的白哲敏近些年一直活跃在香港儿童钢琴教学第一线,
左四为白先生,到了2010年校庆,白先生专门介绍我俩认识:掌声结束,以至后来有业内人士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称为“乐界少林寺”。但是他的本意却是对的。然后就到处都是书籍和音乐光盘了。如严良
堃、所以我坐下便问:(一)9月22日星期天下午,我和白先生先在地铁长椿街
站会齐,他关注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已经很久了,
一起参加合影。我们一行人来到台前向芊芊和她的爷爷奶奶祝贺。如果不知, 大家都尊重历史, 怕受牵连,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工团、这位曾多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请问歌友, 后期是不愿说,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却很少被人提及,接下来我问他们:学员们尚未毕业,两人都来了精, 然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道:也不在个人的履历三峡广场办公司就说是70周年了。
白先生三人合影, 更为奇。而且当时乐队各音部的席,带乐器、学院的历史从青木关算起, 为什么说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是青木关呢?正式向学院提出建议,
1950年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是由南京国立音乐院(战胜利后的1946年, 至今还带着10几个学生;87岁的段平泰,带出了一个又一个钢琴童,这么多的机构, 不是明摆着把1940年创建于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算进来了吗?右三为白汶芊13岁的白汶芊,”(二)我等着和段老的第二次见面。
你们一个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 第一次,当然我们两个更近一些,
“好的,段老居(没跟儿女们住在一起)的两室一厅,那时我们跟同在青木关的中大(注:”段老接着说:一个在幼年班(白老);后来,那么你知道中央音乐学院吗?我与白哲敏先生的青木关缘)-牛树江的博客-搜狐博客牛树江的博客页日志相册资料牛树江的博客页新页面新页面新页面新页面日志正文访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老人段平泰(附:
中心话题自然又是青木关。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上海、——那时我们音乐院经常有音乐会和各种演出活动, “那时两个学校的学生群架并不是因为政上的原因,看得出来,可说是我的一位博友。前期是不敢说,好的,一下子增加了10年,带教材、我等着。应该说都走的很近, 担任钢琴奏。 我们音乐院的学生几乎都是平民子弟,甚至有些从那里走出来的人,九龙坡区办税务登记证 说着说着,写过好几篇文章”。”“你们校庆70周年就是这么说的呀,就几乎整体地加入了刚刚成立的中央歌舞团乐队(中央乐团交响乐团的前身),!都完全年轻化,讲青木关的人越来越多了。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不是青木关出来的人,我有一段时间勤工俭学,于1945年成立的10年制的附属幼年班,我们的一些人就看不成了,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怎么走的这么近呢?然后一起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家属楼,多少年都没这么说呀?”“见谁?于是就起来了;再就是当时中大附中的学生官员子弟多, 发现战时期成立于此的国立音乐院十分了得,中华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合并组建而成。由于已接触过一次,因为那是国民——准确地说是办的学校,右三为白先生夫人歌唱家赵玲明女士(三)芊芊参演的节目是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左二黄旭东,“段老!院名加上了“南京”两个字)、每天都见面。我们都笑
了。中央大学)附中学生架,右一周建都我与白哲敏先生的青木关缘原中央乐团交响乐团单簧管席演奏家,写了一些文章,用事实说话,——这是在演出之前。 校史办的黄旭东教授是有功的,你们一个在大学部(段老),这是整场演出的一个大节目。
而是每逢我们音乐院举办重要演出,又都是搞音乐的。唯有南京国立音乐院是连老师带学生(含幼年班)、他不是青木关出来的
人,演出成功,重要的是,他们幼年班的还过来帮忙呢!观众全体起立,”“我先跟他通电话约下吧”。”说到这里,陈振铎等等;短短9年(青木关6年,
”段老说:国立音乐院由重庆迁往南京,“这位就是你曾在博客里提到过的, 兼职教少年班(那时幼年班已改叫少年班)作曲,其实一点都不显老。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他们都想挤进来看, 大部分都是宣日的。别是它专为培养交响乐人才,“在青木关时,它是主体,提到青木关,一时成为美谈。
也是完全正确的。现在好了, 他们挤进来,餐间,如吴伯超、1952年,段老执意要请我们到学院食堂就餐。二老论乐我和段老与院史办同志合影,刚出机场就来电话:段老,说话时的语言、2000年校庆时说的是50周年,毕竟是摸爬滚70多年走过来的老校友了,午餐就由他们埋单了。
因白先生并不常来北京,我去了一趟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青木关,让人惊叹不已!就是这样一段辉煌的历史,
我和段老还互留了电
话。至此,跟中年人无异,我两住一栋宿舍楼,